新闻快讯

news

我28岁,月薪5000,要不要转行?

欧途职达 2019年03月21日

01

最近后台收到了好几条关于转行问题的留言。

留言者多在传统行业,工作2、3年,本科毕业的25岁左右,硕士毕业的28岁左右。

收入不高,上升空间有限,自己对工作说不上喜欢,也说不上讨厌,只是读了相关专业,顺利成章就业。

但如今看到新兴行业被媒体炒得如火如荼,什么“90后年薪百万”“00后月入十万”……于是心生焦虑,萌生了转行的愿望,又觉得无从下手。

对他们的想法,我是很能理解的。我的专业是建筑设计,在建筑设计全国最好的四所学校之二分别读的本科和硕士。毕业后也做了两年多的建筑师。

在建筑设计行业,28岁还是小朋友,一堆经验丰富的前辈,分分钟秒杀你。但是同龄人在互联网公司,可能全都是经理、总监级别了,甚至分分钟是个CXO,带着一堆95后小朋友,讨论着用户、流量、转化率一堆传统行业不知为何物的名词。

所以焦虑啊……

我自己比较能折腾,从读大学转专业起,就不断在撕裂中成长,在碰壁中认识自己,所以这篇文章,针对读者常问到的问题,我分享一点我的经历和思考。

1.jpg

02

是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转行?

虽然我过着折腾不止的人生,但是,我并不认为转行适合每个人。但是未来,随着转行这件事的成本越来越低、形态越来越多样, 我觉得它会适合越来越多人。

很多专业性很强的工作,都是需要静下心来长年累月积累的。比如我们家医生多,聊聊医生这个行当。

外人都觉得医生这个职业光鲜体面。却不知医生们的恒久忍耐。 

医学院学生的学制超级长,本硕博加起来需要11年。我小姨在上海不错的医院工作,他们医院几年前就已经不收本硕博连读8年制毕业的学生了。因为觉得少了3年学习,基础知识不牢固,后劲会不足。

医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极其琐碎繁杂。我一个学医的朋友曾开玩笑说:“我们考试没有重点,书里提到的任何一点都是重点,因为病人可不会按你划的重点患病。”

然后,毕业了,你还得忍受薪酬超低的规培、专科培训等。

什么30岁年薪百万?30岁还没毕业好么……

所以,很多类似职业的从业者,看到其他赛道上同龄人的飞速成长,很容易沉不住气。

但是,人生是长跑。

2.jpg

一个人一生所赚的钱,是我们这辈子每一年赚钱的总和(当然不是简单相加,还要考虑金钱的时间复利),而不是看谁在30岁或者35岁前赚的钱多。

所以,请相信,一个人知识纵深积累的复利。

你羡慕28岁的程序员薪酬是你的4倍,但是程序员40岁恐慌失业的时候,你在享受着医生事业快速上升期的光芒和这么多年知识积累的复利。都觉得别人在吃肉,其实都有背后挨打的时候。

不要仅仅因为当下的薪酬低,而贸然切换赛道。进入门槛更低的行业想分一杯羹,你不一定能hold住。

而且,随着知识付费的兴起,在一个行业深度积累的知识也会越来越有价值。比如你可以尝试着去网络平台回答问题;比如你可以系统地整理自己的知识,去做课程分享;比如你可以在在行上秀出自己的肌肉,给有需要的人提供约见你、得到专业建议的机会。

这些都能让你的知识多次变现,你的能力在这些尝试中也会多维度增长,收入必然随之提升。

这其实也是某种意义上的“转行”,以前你仅仅是治病救人的医生,现在你是医学问题的写作者,是医学知识的教授者,甚至还会成为演讲者、创业者。这不比硬生生切换赛道好? 

3.jpg

03

确定了想转行,如何快速了解未知领域?

此条适用于,真的发现自己不    适合或者不喜欢自己从事的工作,且愿意承担转行风险朋友。

那么,怎么快速了解一个自己想进入的未知领域呢?

之前看过一个观点,我还比较认同。说一个领域80%的知识,其实是可以用20%的时间完成快速了解的。行业专家是做什么的?是用80%的时间去探索剩下20%知识的奥义。

所以不要觉得我们快速了解其他行业不可能。我自己实践过很多方法,感觉特别实用的有以下几点。

 

1

读该行业经典书籍的经典章节

这个方法不是我发明的,我也忘了很多年前在哪里看到的。大意是买来一个行业10本、20本经典书籍。对比他们的目录,找到目录重合的部分,这些就是这个行业的核心知识点。认真阅读。

我就是这样快速了解经济学的。

在知道这个方法前,我买过很多经济学的书,读2章是最高纪录。因为书都很厚,我当时一个小白门外汉又抓不住重点,总是读着读着,注意力就被别的好玩儿的书吸引走了。

用这个方法读了核心内容,我自己再根据兴趣慢慢延展着读,发现经济学一点也不枯燥了。

 

2

线上课程学习

10年前想了解别的领域,都是在网上搜索零零散散的知识。费时费事。那在外面报个线下课程学习?费用根本不是学生能承受的。

而如今互联网知识付费的兴起,给我们提供了大大的便捷。几十块几百块,甚至经常9.9元,你就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。

4.jpg

为什么这么便宜?线下课程一个大班也就200人,后排已经根本听不清分分钟走神了。而线下课程可以同时面对几万人,几十万人。所以学费自然成百上千倍降低。

我自己最初了解产品、运营知识,全是通过网络课程。这样的学习平台超级多,我自己也经常在公众号中推荐不错的课程,大家自己pick。

一定不要舍弃这条学习的捷径。

 

3

找行内人聊天

之所以把这条放在读书和听课之后,是因为我自己是内向性人格。我不擅长在聊天中学习。

所以,我必须先做好充足的准备,才能在对话中快速抓住重点吸收,并问出有价值的问题深度交流。

并且,我认为每个人对行业的看法,都是带有很多个人色彩的。如果你头脑空白一无所知,很容易抓不住核心,以偏概全,影响对行业的判断。

怎么认识行内人?找朋友介绍,垂直微信群、QQ群里咨询,在行上约见……当今社会,只要你想,一定能找到。

在你没有对等资源交换的时候,付费咨询和约见,是挺好的捷径。

 

4

多给自己创造实践机会

我是在已经有了一定实践,并对自己是否热爱这件事情、是否能胜任这件事情,有了基本的判断,才能all in。

5.jpg04

转行失败了怎么办?

转行有没有失败的风险?当然有,还并不小。一定要给自己留足失败的空间。心理和金钱的准备,缺一不可。

但是我们每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,你必须做出选择,承担该承担的风险。自己选的路,自己为结果负责。 

6.jpg

有人问我,为什么他给公司创造了一年100万的价值,才月入5000?

那是因为老板在替你承担着风险!假如市场不好你一年只给公司带来1万的价值,是不是老板还得给你每月发5000?还得交社保公积金呢。

还有人问我,为什么销售提成那么高?感觉对他们搞技术的不公平。

拜托您为什么不问为什么销售底薪那么低?很多公司的销售甚至0底薪。一月没开单,还得自己给公司上交社保。公司进行了风险转嫁,销售领的提成包括了其承担风险的收益,合情合理。

所以,要正确看待风险。

最后,一定不要想着转行赚快钱。定好目标,做好长期规划,相信时间的复利。


上一篇:年薪14w刀,H1B Sponsor最多,专为中国学生打造的Quant需要哪类人才?
I want to sign up

我要报名